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羅田論壇。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新用戶注冊
x
文/陳林 荀子認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內(nèi)里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笠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荀子 禮論》)。這是荀子認為的禮的起源。 然而,關于動植物的起源,人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宇宙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而百思不得其解。的確,這些也許是永遠不能解開的迷,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社會的現(xiàn)象來思索迷底。 張中行先生認為,荀子的這段話是用務實和空想的兩只眼睛看的,前一半看到的是常情,人人都出淤泥而染,是沒出息的,而后一半想通過禮來變沒出息為不亂。然而到底能不能不亂,單靠儒家思想,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個歷史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文化有儒釋道,也有黑厚學,中國社會有圣人、君子、士人,也有令人咬牙切齒的小人。然而無論是什么文化,什么人,誰都不是大一統(tǒng)的萬能,都分三教九流以及主流和非主流。個人認為不必在乎自己是什么,因為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重要的是我們怎么在文化中、社會中、三教九流中、主流和非主流中探索出一種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辦法,來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這是要靠我們在學習中領悟,在實踐中摸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