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羅田論壇。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新用戶注冊
x
大崎山明水秀,人文薈萃。
戶部尚書的方仕政 六百年前被明成祖朱棣任命為戶部尚書的方仕政是今大崎黃土嶺牌樓灣人,他是永樂十六年中進士的。方仕政官居朝中高位,清正廉潔,不徇私情,居功不驕,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高度賞識。據(jù)方氏宗譜載,朱棣任命書原文是:“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賜爾為光祿大夫戶部尚書。方仕政制誥 皇上永樂十九年四月 日 之寶”。皇帝還根據(jù)方仕政的請求,以律詩的形式親賜以仕政的“仕”字為首的二十八代輩派。方氏宗族沿用這個輩派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永樂十九年,朱棣籌資建造北京前門城樓,傳說派方仕政下鄉(xiāng)籌款,他籌得的款項如數(shù)上交,分文不取。這時朝廷送他一塊匾額,上書“清正廉靜”。后來這塊匾掛在黃土嶺老祠堂內(nèi),后移到五廣祠內(nèi)。方仕政在朝中干了十八年命官,七十歲退休告老還鄉(xiāng),回到僻靜的山鄉(xiāng)牌樓灣,度過他的晚年,于明景泰三年(1454年)去世,享年八十四歲,葬牌樓灣水口。
反清復明英雄何仕榮 花河邊村坳老屋在明末出了一位反清復明的民族英雄,即武舉人何仕榮。他愛好習武,力能舉“獅”,精通刀槍,不啻是一位民間武術家。他忠心報國,自籌經(jīng)費,在小崎山上訓練了二千多人的農(nóng)民武裝,同清軍英勇搏斗,最后兵敗身殞,演繹的故事悲壯傳奇,可歌可泣!千秋忠烈被歲月湮沒無痕,英雄早期成長的經(jīng)歷卻耐人尋味。當時鄉(xiāng)里的觀音閣寺廟雖不大,卻有一個不同流俗、文韜武略的趙正邦先生,他因材施教、以育英才的虔誠態(tài)度實施自己的教育方案,培養(yǎng)出進士倉凈平、舉人何仕榮、佛士張起等社會人才。相傳他教學生濟世實用之術,習建功立業(yè)之長技,引導學生志存高遠、業(yè)精于勤。在風云際會的特定時代,他們力赴國難,英勇不屈。
革命烈士何保善 革命烈士何保善是今大崎鄉(xiāng)三解元村倒金鉤人,他自幼聰明好學,才華出眾,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湖北名校。曾與校友董必武、陳潭秋一道從事馬克思主義學說宣傳活動,參加過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后被任命為省農(nóng)民運動特派員,負責羅田、黃岡、麻城的農(nóng)運工作!4·12”后,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后奉命到黃岡、羅田堅持地下斗爭,終遭被捕殺害,28歲的短暫人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政治風云。發(fā)人深思的是,一個青年人,放棄優(yōu)秀的學業(yè),委身革命,而又百折不撓,涉盡艱險,志向為什么這樣堅定?毅力為什么這樣剛強?哪來這么果決的判斷力與激情?這就是革命的理想與情操。
一代宗師蔡禮成 出生在泗泊河畈上灣的蔡禮成被譽為一代宗師很貼切(《羅田縣志》有記載)。他貧苦出身,聰敏好學,遇到恩師伯樂,小學、中學一路拔尖,最終獲全省第一名由民國政府出資派到日本留學。于日本長崎師范畢業(yè)后歸國,先教書,再任湖北省科學實驗館館長,抗戰(zhàn)時期,他放棄去京山任縣長的職位,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省立第二高中(黃岡中學的前身),后任湖北省教育督學。他最大的成就是育人。一是省二高8年,以“教育救國”為旗幟,精心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很多學生后來均成為建設祖國的精英;二是家庭教育。他的七個孩子長大成材,在機電、水利、教育、飛機制造、橋梁等行業(yè)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有兩個總工程師,有三個工程師,兩個擔任武漢市高中數(shù)學教師。在那樣動蕩的年代,條件艱苦簡陋,蔡禮成發(fā)揮教育的熱情和智慧,為培養(yǎng)人才作出了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