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完无码整视频|天天爽夜夜爽视频精品|亚洲最大综合丁香五月天|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亚洲|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在|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波多野结衣人妻一区二区在线|国产一区鲁鲁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羅田論壇
標題:
李陵投降匈奴全過程
[打印本頁]
作者:
鳳中草兒
時間:
2022-1-27 16:04
標題:
李陵投降匈奴全過程
李陵,隴西成紀人,祖上是秦國名將李信。祖父李廣是漢武帝時讓匈奴人懼怕的“飛將軍”,享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威懾力,但最終自殺,落得一個“李廣難封”千古慨嘆。父親李當戶是李廣的長子,在漢武帝身邊做官,有一次漢武帝和他的男寵韓嫣在一起,韓嫣言行放肆,李當戶看不慣,便起身追打韓嫣。漢武帝從此認為李當戶是個勇士。可惜李當戶很早就去世了,先于祖父李廣而死。李陵是個遺腹子。
作為名將之后,他跟祖父李廣一樣,擅長射箭,長大后曾任建章宮護衛(wèi)隊長。后來,漢武帝封他為騎都尉,率領一支5000人的軍隊,在張掖、酒泉一帶巡防。
天漢二年(前99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奉命率領3萬騎兵從酒泉出發(fā),討伐匈奴右賢王。漢武帝命李陵作為輜重部隊的首領,配合作戰(zhàn)。
祖輩李廣的宿命這時在李陵身上重演了——李陵血氣方剛,不愿意擔任后勤工作,希望直接加入戰(zhàn)斗。他求見漢武帝,表示愿意率領5000步兵插入敵陣,以分散匈奴騎兵的優(yōu)勢兵力,減輕貳師將軍的壓力。
漢武帝的態(tài)度很明確:我實在沒有更多的騎兵派給你了。
李陵卻自信滿滿:用不著騎兵,臣愿以少擊多,5000步兵就能直搗匈奴王庭。
以步兵對抗騎兵,這是典型的找死,但李陵愿意放手一搏。
漢武帝最后決定讓強弩都尉路博德率兵接應李陵兵馬。
路博德是老將,接到任務要他去充當配角,心里十分不甘愿,于是上奏漢武帝說,如今正值秋季,匈奴馬肥兵強,不如等開春后再出兵攻打浚稽山(今蒙古國境內阿爾泰山脈中段)。
漢武帝接到奏章后大怒,他以為是李陵后悔了不愿出戰(zhàn),因而教唆路博德出面上書。他直接給李陵下詔,要求李陵務必在九月發(fā)兵,并警告李陵,“你給路博德說過什么,到時給我回來解釋清楚”。
一臉懵圈的李陵率領他的5000步兵,越過居延要塞北行,開啟了他的悲情之旅。
起初行軍很順利,直到李陵軍在;皆庥隽藛斡诘拇蟛筷牎3萬多匈奴騎兵將他們包圍在兩山之間。
大戰(zhàn)開始。匈奴騎兵見漢軍人數(shù)不多,直撲漢軍營寨。李陵不慌不忙,指揮若定,“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并下令“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一下子千弩俱發(fā),匈奴人一個個應弦而倒。第一回合就殺死匈奴兵數(shù)千人。
匈奴單于被震住了,立馬再召集8萬騎兵圍攻李陵。面對懸殊的兵力,李陵率軍以一當十,又殺死3000多匈奴兵。隨后邊戰(zhàn)邊退,轉戰(zhàn)了四五日,又殺敵數(shù)千人。
當李陵率軍退入一處山谷后,他從一名匈奴俘虜口中得到了一個重要情報——匈奴人認為這幾千漢軍是“誘餌”,山谷一戰(zhàn)將是最后一戰(zhàn),這里離漢朝邊塞不遠,匈奴人如果不能取勝,就得撤回去了。
也就是說,只要李陵打贏這最后一戰(zhàn),他的部隊就安全了。
根據(jù)班固《漢書》記載,這是一場極其艱難和悲壯的戰(zhàn)斗,人數(shù)處于極度劣勢的李陵軍“戰(zhàn)一日數(shù)十合”,猶再“傷殺虜二千余人”。
就在單于被打得沒脾氣準備撤退的時候,厄運降臨了。李陵軍中一個叫管敢的人因為不堪忍受校尉的侮辱,竟然在這關鍵時刻投奔了匈奴,并向匈奴人透露了李陵的底牌:“李陵并無后援,箭也用完了,現(xiàn)在只有李陵和成安侯韓延年各率800人前行。如出動精銳騎兵追擊,一定可以殲滅他們。”
這一次,李陵軍的所有退路都被截斷了。他們拼死朝著南方突圍,箭用完了,就把戰(zhàn)車的車輻砍下來,拿在手里當武器。
最后,李陵矢盡車毀,受困峽谷。匈奴人從山上滾下巨石,李陵軍死傷甚多,陷入絕境。史家班固寫下了李陵走向末路的經(jīng)過:
(黃)昏后,(李)陵便衣獨步出營,止左右:“毋隨我,丈夫一取單于耳!”良久,陵還,大息曰:“兵敗,死矣!”……于是盡斬旌旗,及珍寶埋地中,陵嘆曰 :“復得數(shù)十矢,足以脫矣!今無兵復戰(zhàn),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陵與韓延年俱上馬,壯士從者十余人,虜騎數(shù)千追之,韓延年戰(zhàn)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
對于李陵來說,這就是命,從祖父一輩就纏擾著這個家族的宿命。所不同的是,他的祖父在絕望后選擇了自殺,而他在絕望后選擇了投降。
也許是年齡的差異,使祖孫兩人作出了不同的抉擇——李廣一生中最后一戰(zhàn)迷路失責,時年已經(jīng)60多歲,對于命數(shù)只有嘆息和接受;而李陵此時才35歲左右,血氣方剛,并不甘心就此服輸,保住性命或許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如同司馬遷后來為李陵辯護所說,他不死,是想找機會重新效忠大漢。
可是,這條路最終也被堵死了。
投降之后,在偏遠的荒漠之外,李陵開始了另一段悲愴的生命旅程。
沒有人寬容他。你可以戰(zhàn)敗,但必須戰(zhàn)死,這是漢武大帝所能忍受的底線。戰(zhàn)敗而降,顯然拂了帝國的面子。
在漢武帝發(fā)動的聲討李陵投降的運動中,只有與李陵并無深交的司馬遷站出來替他說話。
司馬遷說,李陵為人誠實,時刻準備救國家于危急,有“國士之風”;率5000步兵抗衡單于8萬大軍,戰(zhàn)斗慘烈,雖敗猶榮;他雖然投降了,但可能是假降,終有一天“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司馬遷的聲音是微弱的,但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漢武帝對司馬遷不合時宜為一個投降將領說話,表現(xiàn)得十分惱怒,甚至聯(lián)想到司馬遷可能是通過抬高李陵,來貶低他的寵姬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遂下令判處司馬遷斬刑。根據(jù)當時的法律,司馬遷若不想死,只能拿錢贖罪、貶為庶人,或者選擇宮刑。
可憐一貧如洗的司馬遷,最終選擇了被閹割,忍辱一生。
千百年來,許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站在道德制高點討伐投降者,罵得越狠,仿佛自己也成了忠義之士。可那貌似正義的討伐之聲,不過是為了迎合和討好統(tǒng)治者罷了,哪有什么骨氣和忠義可言?司馬遷才是正直的勇士,憑良心說出了真相。這才是值得敬佩的。
事情過去一年后,反復無常的漢武帝終于冷靜了,他派公孫敖領兵深入匈奴腹地,設法營救李陵。
這對于投降后“忽忽如狂,自痛負漢”的李陵來說,原本是一個解脫的好機會,可是,命運又跟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他壓根兒不知道漢武帝派人營救自己的事兒,因為公孫敖根本沒有聯(lián)系到李陵,只是抓住一個匈奴人,聽說李陵正在為單于訓練軍隊,就返回報告漢武帝了。
聽完公孫敖的匯報,漢武帝直接下令將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子女全部誅殺。
滅族,徹底斷絕了李陵回歸漢朝的最后一絲可能性。
后來,漢朝使者到匈奴,李陵質問:我曾率5000步兵縱橫匈奴之地,因得不到救援而失敗,究竟有何愧對漢朝而要誅滅我全家?
漢朝使者回答:漢天子聽說你在為匈奴練兵。
李陵說:幫匈奴練兵的人是李緒(另一個投降匈奴的漢人),不是我!
悲劇已經(jīng)鑄成,操弄生殺予奪大權的漢武大帝一直都不知道這背后的信息傳遞錯誤。
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在晚年,殺功臣,殺敗將,大肆株連,讓很多為國盡忠之人膽顫心驚,心灰意冷。
李陵對漢武帝的酷虐頗多非議,在受單于之命去勸降蘇武時,他這樣說:“不久前,令兄蘇嘉侍奉皇帝,在行宮門屏處扶皇帝下車,不小心車轅撞到柱子上折斷了,就被認為是對皇帝大不敬,最后只好伏劍自刎。令弟蘇賢因底下人與駙馬爭船,淹死駙馬后逃走,皇帝下令令弟捉拿兇手,令弟抓不到兇手惶恐中服毒自盡……至于他們的孩子,生死未知!
在暴君治下過日子,蘇武的家族遭遇跟李陵家的遭遇幾乎如出一轍。講完,李陵開始說自己:“我剛投降匈奴時,常常像發(fā)瘋一樣,覺得自己愧對漢朝,痛苦不堪……當今皇上年歲已高,朝令夕改,大臣無緣無故被誅滅者達十多家。在漢朝,自身安危都無法保證,還談何忠君保節(jié)呢?”
作為漢朝使節(jié),蘇武在李陵投降匈奴的前一年就遭到匈奴人扣押。匈奴單于費了很大精力逼迫蘇武投降,但多年來,蘇武始終寧死不屈。
對于李陵批評漢武帝的說辭,蘇武堅持認為,君臣如同父子,不應談論對錯。
多年后,因漢朝與匈奴重新締結和親關系,在極寒邊地守節(jié)19年的蘇武終于獲準歸漢。李陵親自為蘇武餞行。
酒宴上,李陵悵然淚下:“我李陵雖然怯懦,如果漢朝當初能寬容我,我一定伺機為漢朝建立功業(yè),這是我至死都不敢忘記的。但是,漢朝誅滅了我全家,我還有什么要顧全的呢?”
“異域之人,壹別長絕”,以后再無見面機會,李陵不禁感慨了一句:蘇武“知吾心矣”。
這是一種絕望而企盼知音的凄涼之音。如果不是遇到倔強的蘇武,這些話,李陵也只會讓它們爛在肚子里。
蘇武,一個絕對忠誠的人,不管自身和家族遭受怎樣的痛苦——哪怕這些痛苦是他尊崇的皇帝加給他的——他也始終堅定歸漢的信念。而李陵,一個相對忠誠的人,當他發(fā)現(xiàn)帝王權力的暴戾和任性之后,他選擇了另一條路。
這兩個在匈奴大漠中產(chǎn)生交集的歷史人物,互為對方的鏡子。
酒宴的最后,李陵“起舞”,唱了起來:
徑萬里兮度沙幕,
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
雖欲報恩將安歸!
一曲終了,泣下數(shù)行,遂與蘇武訣別。
李陵在匈奴整整生活了25年,直至老死于此。匈奴單于很同情李陵的遭遇,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并封他為“右校王”。在猜忌、冷酷的漢朝政治之外,李陵感受到了原始的人情與人性。
漢昭帝繼位后,李陵以前的好友霍光、上官桀等人輔政,他們想讓李陵返回漢朝,特意派了隴西人任立政為特使。面對任立政暗示其可以歸漢的表態(tài),李陵面無表情,淡淡地說:“吾已胡服矣。”
當任立政強調“來歸故鄉(xiāng),毋憂富貴”時,李陵則回答:“歸易耳,恐再辱,奈何!”
任立政仍不死心,第三次追問有意歸漢否?李陵最終給出的答復是:“丈夫不能再辱!”
他寧可自我放逐于所謂的蠻荒之地,也不愿意回到那個誅殺他全家的無情的政治帝國。
公元前74年,李陵病死。
他與匈奴妻子生有子女。在他死后18年,公元前56年,李陵之子在匈奴內亂中立烏藉都尉為單于,不久呼韓邪單于捕殺烏藉都尉。自此,李陵后裔不見于文獻記載。
在漢代,人們普遍認為,李廣家族在三代之后已經(jīng)絕嗣了。
史家班固不無悲哀地寫道:“三代之將,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
將一個家族的興滅歸罪于“三代為將殺業(yè)太重”的玄冥之學,或許是當時人所能得出的最有說服力的結論了。
可別忘了,這個家族悲情與厄運的背后,是那只高舉著的、冷酷無情的權力之手。
(, 下載次數(shù): 1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作者:
張老五
時間:
2022-1-27 18:43
作者:
張老五
時間:
2022-1-27 18:43
作者:
張老五
時間:
2022-1-27 18:43
作者:
中國龍
時間:
2022-1-28 10:33
作者:
中國龍
時間:
2022-1-28 10:33
作者:
中國龍
時間:
2022-1-28 10:33
歡迎光臨 羅田論壇 (http://www.yaisu5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