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復雜,但歸根到底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的誘發(fā)因素有:感染、肥胖、體力活動減少、妊娠和環(huán)境因素。
糖尿病的早期癥狀有隱匿性,約10%~30%的患者無明顯糖尿病的早期癥狀,但仍有一些先兆表現。許多患者常伴有“多尿,多食,多飲及體積消瘦等表現。
皮膚方面:下肢、足部潰瘍經久不愈;或有反復的皮膚、外陰感染;皮膚擦傷或抓破后不易愈合;
體力方面:疲乏、常有饑餓感、出汗、乏力、心悸、顫抖、低血糖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癥
尿液:糖尿病早期癥狀表現為男性尿頻、尿液多。
其實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它能夠引發(fā)數十種并發(fā)癥,范圍遍布全身,從頭到腳,從皮膚到臟器都有可能出現糖尿病并發(fā)癥。因此,人們把糖尿病稱為“百病之母”,糖尿病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并不亞于洪水猛獸。
盡管糖尿病并發(fā)癥多,危害大,但它基本上是可防、可控的。
不同的人群應該選擇不同的降糖方法,比如服藥、注射胰島素等等。在飲食方面,保證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不少于40克),提倡食用綠葉蔬菜、豆類、塊根類、粗糧、含糖低的水果。低鹽、少油,少吃含高脂肪、高膽固醇及煎炸的食物。生活習慣上戒煙限酒,增加運動。
“粗糧”里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稀釋人體腸道內,尤其是結腸內的毒素,促進排便,維持腸道健康。近年來還有研究認為,膳食纖維可以增強飽腹感,有助于減少熱量的攝入,從而預防肥胖。
大豆里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研究證明,大豆及其制品可以有效降低健康人的血壓水平,大豆中所含的大豆異黃酮對于調節(jié)脂代謝都有益處。
正常人每天攝入的烹調油不應超過25~30 g,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6 g,攝入過多油脂將引起高脂血癥、超重甚至肥胖,增加罹患各種慢性病的風險。
除了這些外在原因,飯后馬上吃水果也會使血糖濃度升高,增加體內毒素,增加胰腺的負擔,體內毒素的堆積就會成為得糖尿病的一大誘因。因此,水果最好在飯后兩小時以后再吃,把水果作為兩餐之間的零食才是最佳的做法。
對于血糖易升高的人,食用洋蔥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另外,山藥、芋頭、富含鉻的蝦、松花蛋、動物肝臟等食物都是降低血糖的好幫手。
早上吃好,是指早晨應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因為前一天晚上吃完晚飯后到第二天早晨這段時間已經很長了,體內所儲備的能量已消耗殆盡,所以要進食營養(yǎng)充足的食物,如可吃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半個饅頭加菜等等。這樣雞蛋補充了蛋白質,牛奶補充了部分蛋白質和一些礦物質,饅頭補充了碳水化合物,蔬菜補充了維生素,雖然簡單卻營養(yǎng)豐富而且合理。中午吃飽,指的是食量可稍大,營養(yǎng)可更豐富一些,一些肉類食物宜放在中午食用。晚飯吃少,指的是總量要少、要清淡,不宜大量食用肉類等含脂肪過高的食物。
粗細糧要合理搭配,單純的只吃粗糧和只吃細糧都是不合適的,粗糧和細糧給人體提供的能量不完全一樣。在食用的粗糧中宜選用易于消化吸收的粗糧,如玉米面、小米面、全麥粉等。細糧可選用白面、大米即可。主食總量應適當控制,肉蛋奶適量,以魚肉為優(yōu)選,其次可選用雞鴨肉,牛羊肉,同時每天可飲用鮮奶250g。
每頓進餐量不宜過大,若中間感到饑餓,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中間適當加餐。這樣可以避免一次大量進食后,血糖明顯升高,減少對病人的危害,亦不宜食用直接加糖的食品,以防血糖過快升高。
糖尿病人應適當增加蔬菜的攝入量,蔬菜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每餐都應食用,但對于糖尿病人蔬菜的烹飪方法應當講究一些,一般主張多用清蒸、清燉、清炒,少用煎烤烹炸的食品,以減少脂肪的攝入。
預防糖尿病切勿矯枉過正!
雖然預防糖尿病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但也不能夠矯枉過正,健康心理疏導和自我情緒調結對慢性病的防治也很是重要的。
有些患者嚴格的節(jié)食,得病以前,吃飯很隨便,毫不在意,一旦被診斷患了糖尿病,突然什么都不敢吃了,整天只是吃一些所謂的低糖食品,如豆面、莜麥、雜面、燕麥等;另外一種錯誤的傾向是毫不在意,得病以后仍然沿襲沒病以前的飲食習慣,這樣其致病的原因沒有去除,疾病的治療也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避免這兩種錯誤的傾向,養(yǎng)成一種合理的飲食習慣。
羅田縣人民醫(yī)院治療糖尿病有妙方
羅田縣人民醫(yī)院有?漆t(yī)師根據病人情況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全程跟蹤服務。
內分泌科有快速血糖儀、動態(tài)血糖儀、美敦力胰島素泵,可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世界先進的“雙C治療”。
先進的胰島素功能檢測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技術,糖尿病并發(fā)癥篩查包括眼底檢查、血管彩超等,為病人提供準確的診斷及預后。而且醫(yī)院每月都會組織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為糖尿病患者相互交流提供機會及場所,解答病人疑問。
歡迎光臨 羅田論壇 (http://www.yaisu5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